?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科技服务 >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四新”集成 打破瓶颈 培育产业 增收富民——会理县红壤干旱区冬马铃薯栽培试验示范取得成功


来源:会理县农牧局 时间:2016年06月16日 点击率:打印】【关闭
  初夏的河口坝子,除了玉米、烤烟地外,举目多是一片片干燥的红壤,河口乡盐河村小徐家上百亩冬马铃薯地里却是一派丰收的景象,机收、分拣、打包……机器的节奏伴着大家收获的欢声笑语,汇成了一首欢快的丰收奏鸣曲,一旁,雅安来的客商已早早等候,就等着将优质的新品种“夏坡蒂”装车出发,运往成都加工薯条。
  会理县黎溪、河口、绿水等乡镇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二台地,该区域光热资源丰富,土地宽广平坦并相对集中,适宜机械化作业,但降雨少、分布不均,年均降雨量在400—600mm,雨季集中在每年的6—9月,冬春干旱无雨且缺少灌溉条件,是典型的红壤干旱区。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该区域形成了大春种植玉米、烤烟,小春撂荒的农业生产境况。
  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该区域的光热资源和土地生产潜力,打破红壤干旱区传统落后的种植模式,找到适合该区域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县农牧局农技站在黎溪农牧站和河口乡党委政府协助下,2013、2014年连续2年冬季在河口乡盐河村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四新”集成,探索红壤干旱区新品种冬马铃薯膜下节水滴灌及水肥一体化栽培试验、大春玉米一季栽培改大春玉米——冬马铃薯二季作节水栽培技术,在连续2年试验示范成功的基础上,2015年冬,县农牧局引进推广机械化播种、覆膜、培土、收获、水肥一体化和地膜覆盖自然破膜出苗等新技术,并帮助农户牵线搭桥,实现公司+家庭农场订单种植,集中连片种植薯片、薯条加工型冬马铃薯 “云薯304”和 “夏坡蒂”300亩。5月中旬开始,300亩冬马铃薯陆续进入收获,据测算,平均亩产达1500公斤,按收购价1.2元/斤计算,平均亩产值达3600元。会理县农牧局这一创新举措,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州领导的肯定,并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美国百事公司等企业为此专程到我县进行了考察。
  会理县红壤干旱区冬马铃薯栽培“四新”集成试验示范的圆满成功,将为整个会理红壤干旱区农业生产和产业扶贫提供新的模式,将为带动红壤干旱区经济发展,切实帮助农户增产增收和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一:喜获丰收

图二:会理县红壤干旱区冬马铃薯栽培“四新”集成试验示范取得成功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365bet指数 ??承办:365bet指数办公室
网站地图 郑重申明 内容纠错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蜀ICP备0500518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51340003001129